录取查询 | 学员登录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出国留学,大家应该听取的十条学习建议

来源:出国留学网 时间:2017-07-04 点击数:

  决定出国留学的方向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因为留学经历很可能会给学生们以后的人生带来巨大的转变。

  而多听一下有留学经历的人给出的意见总能让大家尽可能的少走弯路,那么对于打算去美国读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前辈们都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1. 不要过早的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课程还没有修到一半的时候,就早早的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决定去读研究生院校,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在学习各种课程的过程中,应先看看自己是否对某个领域有足够的兴趣,以至于乐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该领域的工作中;同时,也要看自己在该领域中的学习成绩是否达到优秀。

  如果已经决定攻读某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与该专业相关的课程成绩应该绝大多数达到A,很多较好的研究生院,通常的录取比例为1:10,如果成绩中有太多的B和C是不会被录取的。

  2. 获取多方面的技能

  许多研究生课程是希望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后,就已经掌握了某项技能,例如:掌握多门外语;精通统计学;或在某些很特殊的领域里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等等。

  3. 不要凡事都依赖某一位教授

  有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过于偏爱某一位教授,四到五门的课程同时授教于同一位教授,而且成绩都还不错,但这种做法是有缺陷的,你的观点很可能深受该教授的影响,而忽略了自己的想法。

  无论如何,在申请研究生院校,提交推荐信时,应该要有至少来自三位不同教授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推荐信。

  4. 参与专业课程的培训

  着眼于有难度的课程,并积极参与与这些课程相关的初级研讨会、高级学术讨论会、高级论文,或是为这类课程所设置的一些特殊讨论会等。

  这样可以显示出你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在该领域里已经称得上是一位认真而且严谨的参与者,这对于将来攻读研究生也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

  5. 凡事先尝试

  如果条件成熟的话,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可以同时学习一些研究生的课程,特别是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或是与教师一同参与某项课题的研究,这样会让自己提前体会到研究生的学习经历。

  6. gre成绩至少要达到600分

  多数研究生院校不会招收GRE成绩低于600分的学生,顶尖的研究生院校通常要求GRE成绩在700分以上。

  7. 准备三封说服力极强的推荐信

  研究生院校不仅看重推荐信的内容,同时也很看重是谁写的推荐信。

  一封好的推荐信应该来自正在任期中且在相关领域有着国际声誉的教师,而且他可以谈到你平时学习中的很多细节;稍稍差一等级的推荐信则是那些来自该领域中毫无知名度的教师;最糟糕的是,由家人、部长或普通的朋友写推荐信。

  所以记得要提早与那些可以为你撰写好的推荐信的老师建立联系,当需要老师为你写推荐信时,把你平时的功课或工作记录尽量完整的交给老师,让他有足够的信息可参考,而不仅仅是写你有多好、多优秀。

  8. 写一份好的论文

  许多研究生院校会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论文,学生如果被录取,学校可以通过该论文对学生做一个初步的评判,所以提交一份好的论文也至关重要。

  论文要有自己的主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证的质量,以此从侧面告知校方,你已经充分做好了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准备工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论文的长度最好在20页左右,学校不会因为你写了100页的论文而感到欣慰,当然4-6页的论文也不会有什么精彩的内容。

  9. 提交一份具有说服力的个人陈述书

  个人陈述书要着重于一到两个你将来可能要从事的领域,要能够证明你在这方面的确有能力,或是已经获取的相关学习背景,更要表达出你未来的研究计划,而不仅仅是说明自己因为喜欢某专业才决定报读研究生院校,或是一份简单的个人简历。

  10. 不要把研究生院校的生活过于理想化

  事实上,你即将就读的研究生院校,将会有大量的课程和艰苦的工作等着你去完成。

  例如:如果是心理学专业,或许会让你去解析那些监狱内死囚犯的心理;或许是要你提出更好的建议,以改善目前人们所面临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等。

  总之,你一旦涉足某领域,所面临的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所以在寄出申请材料之前,要清楚自己将要投身的某个领域的具体研究工作。

  以上就是针对申请美国留学硕士,提出来的十条建议,大家在申请美国留学时,可以当做参考。

 

汇款信息:开户名:山东大学  |  开户行:中国银行济南分行历城支行  | 账号:244206255768(备注:汇款前请先致电0531-88366595确认,汇款时请备注学生姓名)
联系方式:电话:0531-88366595/88390225  | 地址:山东济南舜华路1500号,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办公楼325室  | 邮箱:iup@sdu.edu.cn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鲁ICP备05001952号-1